成德103溫馨小舖
~jane老師與寶貝們~
:::
我們這一班
溫馨小舖簡介 溫馨小舖簡介
寶貝們的老師 寶貝們的老師
寶貝們的科任老師 寶貝們的科任老師
老師的寶貝們 老師的寶貝們
 
班級訊息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行事曆 行事曆
榮譽榜 榮譽榜
聯絡簿 聯絡簿
功課表 功課表
 
 
:::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回最前頁列表回最前頁列表
     
 
 回最前頁列表 下一則
標題:親子間的信任感,打下孩子「學得會」基石  

親子間的信任感,打下孩子「學得會」基石

作者:李京諭

2016-09nbsp;親子天下雜誌82期

自律、信心、安全感,是幫助孩子渡過學習關卡的成功心智。在家庭裡,爸媽如何有效培養出孩子的「學習基石」?

如何不讓孩子從學習中逃走?如何培養出孩子不輕言放棄、不怕難的成功心智?要幫孩子配備渡過學習關卡的關鍵能力,老師是重要幫手,但家長才是靈魂人物。

當孩子學習卡關,成績落後,身為父母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責難孩子不認真?還是把孩子送進補習班?祭出獎勵作為下一次進步的誘因,同時又擔心著孩子往後會不會因沒有獎勵就不努力?

焦慮之餘,或許可以先檢視家庭是否提供孩子「學習基石」:

nbsp;心法1:陪他讀,比叫他讀書有效。

陪伴與信任是家庭能奠立的「學習基石」

nbsp;四年前曾以《孩子如何成功》(How Children Succeed)一書掀起美國教育界熱烈討論的作者保羅.塔夫(Paul Tough),今年初再度出版《幫助孩子成功》(Helping Children Succeed),他挖掘最新的教育學、心理學、腦科學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並對於「如何幫助孩子邁向成功」提出洞見。

他在書中寫道,正常家庭中成長的孩童,在父母的陪伴下,能力發展過程穩定而健康,因此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即使遭遇困難也懂得立即接受協助、解決問題,孩子在互動中接收到的訊息是:「我是安全的、只要我放下防衛,在我有需要時,身邊的人會協助我。」換言之,家庭提供穩定的陪伴,是孩子發展人際信任感的基礎。

家庭裡的陪伴多寡,深深影響著孩子的學習狀態。哈佛大學發展中孩童中心主任傑克.施諾克夫(Jack Shonkoff)指出,弱勢孩子因為家庭帶來的不利經驗,導致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集中;紐約非營利機構Turn Around for Children研究也發現,孩童幼年時期如果少了人際互動等能力,孩子未來很難進一步培養挫折恢復力、好奇心、學習韌性這些進階的軟技能。一旦孩子少了這些學習的軟技能以及參與融入的人際能力,不管學校老師花費多少時間教學,孩子都無法習得,就導致了孩子的「成就落差」。

爸媽若能提供充足的陪伴,不僅能為孩子在學校學習奠定人際信任感的基礎,也能協助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今年初登上日本暢銷書排行榜的《教育經濟學》一書作者中室牧子指出,「陪孩子念書」比「叫孩子念書」有效。她的研究團隊發現,無論是禁止孩子看電視、打電動,或只是口頭叮嚀孩子去讀書,對於增加孩子的學習時間都沒有幫助。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雙薪家庭家長必須工作而無法陪伴孩子時,可盡力撥出有限的時間,或委託「協力者」(像是祖父母、兄弟姊妹等其他同住一起的親人)彌補無法陪伴的時間,也能達成爸媽陪伴孩子的效果。

心法2:提供選擇,誘發內在動機

孩子是天生學習者,成就感是最好的發電機

nbsp;哈佛大學經濟學羅蘭.弗賴爾(Roland Fryer)曾試著找出哪種鼓勵機制能夠有效幫助孩子學習。他在美國休士頓、紐約、芝加哥和其他擁有高貧窮比例的公立學校展開為期十年的實驗,比如說付錢給家長參加親師會議、付錢給學生閱讀書籍、付錢給老師提升學生成績,他甚至花錢買手機給孩子,用以激發他們努力讀書,前前後後他總共花費了上百萬美元在上述的獎賞和獎勵中,此項研究為美國史上最盛大、最震撼的教育實驗之一。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研究發現,財務鼓勵對於學生的學習成就影響竟然是「零」,而且三個城市結果都如出一轍。十年來的實驗證明,無論在哪個城市,他的「鼓勵機制」計劃最後結果都是:無法達到任何向上提升的效果。

學習動機如何培養?多項國際大型研究不約而同指出,金錢或物質獎勵等外在動機效果不能持久,甚至可能產生反效果。但好消息是,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引導得當,學習本身就是最好的回饋。

紐約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德華.戴希(Edward Deci)和里查.萊恩(Richard Ryan)兩人窮盡畢生研究「自我決定論」,或許能提供答案。他們認為,內在動機來自於人類三項關鍵需求:對自身能力(Competence)肯定的需求、自主性(Autonomy)的需求、與人際關係(Relatedness)的需求。當這些內在動機被滿足時,人才有動機持續下去。

父母在祭出「激勵」招數時,不妨先找出孩子的動機來源,再給予量身訂作的激勵策略。如果孩子在意的是自主性或「權力」,父母可提供更多選擇權和自身相關決策的參與感:例如要學什麼才藝、要不要補習、買什麼課外書等,減少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強迫與被控制,讓孩子感覺有「自主選擇」的能力;如果孩子尋求的是認同,代表孩子十分看重人際關係,爸媽可借力使力、連帶激起孩子「我想要成為更好的人」的想法,或幫孩子找到可學習的「偶像」,藉此往目標邁進。

nbsp;心法3:看重過程,培養孩子毅力

讓孩子相信自己並非「學不會」而是「還沒學會」

nbsp;兩年前美國的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與華盛頓大學的電玩學家合作,共同設計一套新的線上數學遊戲,遊戲中,學生不會因「答對了」而受到鼓勵,反而是因努力、勇於嘗試的「過程」而得到獎勵。研究發現,參與的學生因此更努力,花更長時間克服挑戰,甚至在碰到無比艱難的問題時,展現更堅韌的毅力。

史丹佛的心理學教授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指出,比起讚美孩子學會了,更應該鼓勵孩子「你只是還沒學會」。因為簡單的一句 「還沒」或「還可以更好」, 能給孩子更多的信心,建立孩子的自我肯定。還沒學會的魅力在於,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很蠢,幫孩子重新定義「困難」與「努力」的意義、並願意努力突破。

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改變看待困難的眼光後,他們的思維也跟著改變,進而發展出「成長性思維」(The Growth Mindest)。德威克也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當孩子每次把自己推出熟悉的舒適圈,進而去學習嶄新而困難的東西,他們腦中的神經元會形成嶄新而強大的連結,一段時間後他們甚至變得更聰明了。

不僅美國的研究如是說,日本的教育經濟學家中室牧子也同樣呼籲:家長不該針對「考試成績」等「產出」來獎勵,而要獎勵「複習」、「寫作業」等「投入」才有效。中室牧子建議,爸媽別向孩子提出「考試得高分就獎勵」,而是改以「讀完一本書就獎勵」、「複習完一個科目就獎勵」等約定。爸媽獎勵孩子的原則,應鼓勵孩子的「投入程度」大於「產出結果」。

-------------------------------

nbsp;破除鐵杵磨成繡花針的3迷思

美國教授芭芭拉•歐克莉,破解大腦如何思考,有系統的提供如何「學得會」的秘密。以下3個提醒和工具,值得父母在家庭中參考運用:

A、學習不只要「專注」,也要懂得「放鬆」:神經科學家指出,大腦的學習模式其實有兩種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舉例來說,當孩子寫數學作業時,第一題可先挑戰「最困難」的題目,持續一會兒後仍解不出來,不妨轉而去寫簡單的題目,讓大腦從專注模式切換至發散模式,等到簡單的題目逐一完成後,再回頭來看困難的題目,作業完成的可能性會大幅提高。

B、每次只要專注25分鐘,建立有效的學習節奏:人一想到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大腦中處理痛苦和不適感的區域會活躍起來,至少持續20分鐘。要幫助孩子改善「寫功課拖拖拉拉」的症頭,解決之道就是撐過這段痛苦的時間。先讓孩子嘗試專注25分鐘,成功後給他一點小獎賞,無論是聽一首歌、或是吃個小點心都行。一旦克服了學習的不適感,後續的過程才得以開展。

C、克服拖延逃避的關鍵壞習慣: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如果孩子一開始就認為自己得完成5項作業、耗時5小時,因而逃避痛苦、轉而看漫畫、滑手機等;但如果孩子告訴自己,只要先寫25分鐘的作業,就比較容易坐定在書桌前。爸媽可鼓勵孩子專注在「過程」而非「結果」,讓孩子發現自己已持續寫了1小時的作業,而忽略還有3項作業沒寫,更能成功推進寫作業的動力。

完整報導請見《親子天下》雜誌82期《為何孩子學不會?》

 
發佈者:本站 來源: 鄭淑珍 日期:2016-09-10 17:47:58
 
 
 回最前頁列表 下一則
 
     
 
:::
Copyright c 2013 臺北市南港區成德國小.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版權
校園快優網‧『授權給:臺北市成德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