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綜合整理
nbsp;
一個生命的誕生,從嗷嗷待哺、牙牙學語到學爬習走,即便孩子們記憶還不強烈,父母們還是把他們打扮地漂漂亮亮,牽著手帶他們出去玩,想要和心愛的新生命分享世界的美麗和父母心中最棒的風景。
![src=http://www.sportsnote.com.tw/running/upload/img/2013/0821884c7_s.jpg]()
等到孩子漸漸長大後,他們只能從照片裡尋找回憶,其實早忘了自己坐在嬰兒車裡,或是爸媽排了一兩個小時的隊,只為了到101觀景台俯瞰台北美景,也不記得自己撐著可愛的小洋傘,帶著心愛的小兔子娃娃在遊樂園裡玩耍。父母們回首過往,2人合作推著娃娃車、扛著相機、背著幼兒用品,對他們來說都是甜蜜的負擔。孩子們在陽光下奔跑回眸那個燦爛的笑容,讓一切,都值得了。
![src=http://www.sportsnote.com.tw/running/upload/img/2013/0821d4965_s.jpg]()
![src=http://www.sportsnote.com.tw/running/upload/img/2013/0821f0b55_s.jpg]()
孩子們的快樂笑容
什麼樣的地方適合讓全家大小一同出遊,既留下美好回憶又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呢?
1.親近自然:換上輕鬆的衣物,出門到河岸步道散步;或是穿上跑鞋,帶些小點心和到河濱公園跑跑跳跳,陪孩子跑一場「迷你馬」。
2.增廣見聞:從旅遊中獲得知識,或是到博物館參觀。金瓜石博物館可以看到全台灣最大的金磚和日治時期建築,也可以到十三行博物館看看鐵器時代的遺址。或是到時下流行的觀光工廠參觀體驗實作的樂趣。
3.重返童心:大人小孩都喜歡到遊樂園搭乘雲霄飛車,還有不定時的遊行,但記得有些遊樂設施有年齡限制,要去之前可要查清楚避免敗興而歸。
nbsp;
不同年齡怎麼玩?
![src=http://www.sportsnote.com.tw/running/upload/img/2013/082243bc5_s.jpg]()
6歲前,是孩子認知系統快速發展的時期,這時期的孩子還不太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感覺,所以他們都是以感官來認識這個世界。看遼遠的風景、聽蟲鳴鳥叫、聞到花香用手感受溪水的冰涼、用雙腳踏呀踏的感受地形起伏脈動。
輔大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表示,對旅遊的片刻記憶,幼兒想不起來,但也忘不掉,只是說不上來。等到進入學習階段,幼年時的旅遊記憶,會蹦的一聲跳出來,讓孩子擁有觸類旁通的能力,成為學習的養分。
6歲之後孩子透過幼稚園與其他同齡孩子的接觸,開始以言語表達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停的發問,對每件事物都充滿好奇,活動力高、東奔西跑更是這個時期孩子的共同特徵。父母可以帶著孩子探索大自然:去看壯麗的花海、看太魯閣峽谷的鬼斧神工、到濕地看紅樹林或是選擇到九份品嘗小吃,向孩子解釋歷史的更迭。
nbsp;
出遊小訣竅
父母帶孩子出遊,很害怕孩子走幾步就說累了或是在公眾場合就直接說好無聊,不僅破壞全家出遊的興致也失去禮貌。出遊的場所固然重要,讓孩子們能一開始就喜歡上這次的遊玩行程,也是很重要的。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有不一樣的注意事項,我們就來看看帶學齡孩童的小訣竅吧。
1.帶上他們的小毯子或是小兔子使他們可以安心。
2.不斷的與他們對話,告訴他們窗外是哪座山,現在正經過什麼路,順便告訴他們一些過往的小故事。
3.處處埋藏驚喜,小零食或是私房景點。
4.最重要的一點,既然是全家出門同樂千萬別忽視孩子們的意見,坐下來和他們一同規畫行程,聽他們天馬行空的旅遊計畫,讓這趟旅程變得更有意義。
nbsp;
親子出遊前的準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但在過程與孩子們互動所增進的親子關係、一起跑過的路途,不可否認,將會是最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