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佩芬nbsp;(親子天下雜誌7期)
2009-08 (已於2015-08更新)
nbsp;nbsp;生活準備nbsp;nbsp;
體力、效率、人際力,缺一不可
中年級開始,讀全天時間變多,在校時間變長;除自己教室外,可能開始有外掃負責區域;相較於低年級課程多在自己教室,中年級跑堂至專科教室上課的機會增加,「活動範圍」也更廣。
中年級也是從「他律」邁向「自律」的時期。從二下開始,家長心態須逐漸從「凡事代勞」調整為「從旁協助」。家長投入愈多,只會更讓孩子失去成長機會。
綜合多位中年級導師經驗,提供健康、身心成長、學習等各層面建議,讓低年級孩子飛躍中年級跨欄,面對更高挑戰。
●加強鍛鍊體魄,提升做事速度
中年級孩子在校時間長,課程分量加重,活動範圍變大,若體力不好,下午很容易精神不濟,身體不適而請假的情形也增加。建議從暑假開始,就多帶出去運動,不論是郊遊、騎腳踏車、游泳打球或跑步,都有助培養體力與耐力。
此外,中年級在校吃午飯的時間也變多,通常在四十分鐘內,孩子得完成打菜、用餐、喝湯、刷牙、抬起椅子、打掃教室等工作。家長可利用鬧鐘或計時器,讓孩子在家先感受「四十分鐘」的時間感,提升吃飯速度。資深老師也發現,許多孩子吃太慢是因為不喜歡學校餐點,家長不妨準備愛心便當,讓孩子有機會選擇愛吃的食物。
●洗澡洗頭須確實
三年前曾有縣市爆發小學生頭蝨感染,以中年級罹患率最高。學校健康中心護士推測,中年級後,爸媽多放手讓孩子自己洗頭洗澡,可能因沖抓力道不夠而洗不乾淨所致。建議父母剛開始花點時間,檢查孩子抹肥皂的方式、抓頭皮的力道與次數,確保洗淨。
●培養互動與社會能力
歷經低年級的團體生活洗禮,父母更應重視中年級孩子的人際互動與社會能力。多位老師提醒,到了高年級,「孤獨兒問題」會變得棘手,不像中年級孩子還願意聽老師規勸,接納或幫助不喜歡的同學。
相較於「有說卻不見得肯聽」的高年級,中年級是師長仍保有影響力與主控權的「最後黃金時光」,千萬別輕易放掉。
在人際關係上,讓中年級孩子學會尊重、包容、分享,非常重要。有些老師會透過繪本,鼓勵孩子在團體中扮演適當角色,避免過於霸道或太過文靜。
nbsp;nbsp;學習準備nbsp;nbsp;
妥善規劃時間,為孩子「留白」
中年級課後時間遠比低年級少,若為了維持過去所學才藝,讓補習佔用週六與週日,對孩子會是很大負擔,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留白」。
●作文:以閱讀與生活感動奠基
相較於低年級的小日記或看圖作文,中年級開始學習正式的段落作文與命題作文,通常以記敘文與說明文為主,高年級則逐漸出現論說文與劇本。學習起承轉合的架構訓練並不難,但用字遣詞與邏輯思考,則需透過閱讀過程慢慢培養,更須持續累積生活感受力,才可能寫出好文章。
nbsp;
●自然與社會:拓展生活經驗
中年級的自然與社會課程,多從生活經驗、家鄉環境、台灣產業與特色出發。趁著暑假或假日,家長可多帶孩子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社教館展覽,或生態保育團體在各縣市舉辦的活動,透過多探索、接觸大自然與人群,對自然與社會科學習有很大幫助。
●數學:精熟乘法表,加強「十」的概念
理解乘法表的意義,是二年級的數學重點。但到了中年級,會開始學兩位數以上的乘與除法,除法又須以乘法為基礎,此時乘法表應成為「精熟的工具」。
家長可以在暑假期間,協助孩子更熟悉乘法表。如:#63392;不僅練習3times;1=3、3times;2=6的「順背」,也利用3times;9=27、3times;8=24的「倒背」法,培養精熟度;#63393;可詢問孩子是否能說出2times;10=20、3times;10=30的「十的乘法表」,若孩子確實了解乘法表意涵,應能從2times;9=18後很快推算出2times;10的答案,而不是死背而已。
到了中年級,「十進位」概念愈形重要。可透過玩撲克牌「撿紅點」遊戲,讓孩子精熟七與三、二與八、六與四等「十的配對」,對學習小數點的加減法,或一萬以內的整數加減,都有很大幫助。
學習工具小提醒:
1. 符合教育部與專家審定的國語字典
2. 不透明水彩顏料,水彩筆
3. 書法用具(視學校課程而定)
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