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成德國小
四年一班
:::
我們這一班
本班簡介 本班簡介
我的導師 我的導師
小王子公主們 小王子公主們
榮譽榜 榮譽榜
 
班級訊息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聯絡簿 聯絡簿
功課表 功課表
計畫資料下載 計畫資料下載
班級經營計畫 班級經營計畫
 
我的天地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活動影片 活動影片
我的展覽館 我的展覽館
小小作家 小小作家
 
教學資源交流
親子教養 親子教養
好站連結 好站連結
 
 
:::
親子教養親子教養 回最前頁列表回最前頁列表
     
 
上一則 回最前頁列表 下一則
標題:從小給孩子這四種感受,有效預防叛逆期!  
nbsp;
nbsp;張閔淳/諮商心理師
圖片
nbsp;
青少年時期的叛逆與孩童時期的叛逆有著天壤之別的差異,孩童時期有一個階段妳會發現孩子開始說「不」,凡事唱反調「不要」、「不好」成了口頭禪,但孩童的叛逆是自我意識萌芽的時期,透過凡事說「不」來表達自己立場。
nbsp;
然而孩童時期的叛逆往往不會持續太久,且許多父母對於小小孩的頂嘴、反抗會以較正向的角度看待甚至內心對孩子這樣的行為感到開心,因為孩子語言發展的進步且攻擊行為不這麼的強烈,因此實務中看到孩子出現人生中第一次的叛逆期,反倒能獲得父母的接納、體諒與理解,很快的這個階段能夠很順利的度過。
然而讓家長最為頭痛或甚至是親子關係面臨危機,是在孩子的青春期。實務現場中發現現階段兒童、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年齡都有提前、提早的現象,每天在校園工作與不同學生、家長、老師互動觀察到,以往我們認為孩子到了小六、國一,甚至有些到了高中、大學才會開始出現的叛逆行為,現在許多案例是在國小中年級就開始發生,甚至最近還聽到有位小一升小二的學生提到自己想要離家出走。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有時並非是像我們一般所想的情緒高漲、衝動伴隨著憤怒與攻擊、頂撞長輩並與既有的價值觀做對抗,還有更多的孩子是以退縮、繭居、疾病甚至是自我傷害等看似較為內向、憂鬱的形式在度過即將成為大人的階段與歷程。
在青春期的叛逆不往往只是因為年齡、生理因素的關係,實務中看到更多的是孩子對於家庭管教的憤怒,透過叛逆反應家中長期以來的問題,若父母沒有在孩子這階段有更多的了解與覺察,親子關係可能帶來更嚴重的衝突,或是孩子以更極端激烈的行為反抗,舉凡偏差行為、自我傷害等來表達內在的衝突。
在我與青少年孩子工作與互動中,「關係」仍是最為重要的關鍵。建議家長在與青春期孩子互動中,增進以下四種感受能夠有效與青少年孩子建立關係,並且降低孩子在青春期叛逆的衝動行為。
1.信任感
最容易讓青春期的孩子感到憤怒的是「自己總是不被他人信任」。
父母要留意,雖然我們對孩子的管教或許從孩子自小到大都很一致,例如:孩子在校發生的事情我們會關心、孩子與誰出去我們會過問。這些關心與詢問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切都很自然地發生,也從未出現因為這樣的過問而有衝突,但到了孩子進入青春期,這樣的過問,都容易被孩子解釋成「控制」、「管很多」等負面用語。這不是父母的錯,只是孩子到這個階段凡是想獨立、靠自己。

父母可以這樣做:當父母發現自己平常的過問、關心反倒容易引起親子間的不睦,不如從舊有的互動中多給點空間與彈性,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信任的。另外從孩子的「行為」先做觀察,例如可以先觀察孩子回家時間、課業表現、人際交友是否有出現令自己擔心的狀況,並且在適當的時間,透過聊天方式漸漸了解,並且在關心過程,切記要以「我觀察到hellip;」取代「為什麼」來了解孩子,「為什麼」容易讓孩子感到被指責、質疑的感受。
2.能力感
能力感對於偏差行為及自我價值感較低的孩子來說相當重要,最近與一位家長談話,他分享自己20歲孩子最近的情況:
家長:他高中都沒畢業,一直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最近朋友介紹他一份工作,總算開始穩定一點。
我:他的穩定相信也讓你鬆了一大口氣。
家長:對阿,過去為了他,我都沒過過一天好日子。最近他剛領了薪水,就一直吵著說要帶我去高級餐廳吃飯,我就跟他說剛賺錢就急著花,把錢好好存下來,未來才能做更多事。
我:你這樣跟他說,他怎麼回應你?
家長:我不說還好,一說又吵架了,他嫌我愛念、囉嗦。

父母可以這樣做:我建議她務必一定要找一家餐廳,雖說不用一定要高級,但比平常吃得好一點的地方,好好的與孩子吃一餐。為什麼這如此重要,因為這餐的重點不在於吃了什麼,而是在於我們在傳達「孩子,你也可以做到」的能力感,這能增加孩子對自己的自信與成就及穩定的情緒。
3.歸屬感
親子關係的惡化,孩子與家庭及對父母的歸屬感也會逐漸減弱,當孩子對家中關係疏離時,我們會發現孩子開始會出現外往跑的現象,可能是去男、女朋友家、朋友家、在外遊蕩等行為,有時要在短時間與孩子建立起歸屬感並不容易。

父母可以這樣做:若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建議父母找一個自己可信賴又與孩子關係不錯的其他人(可能是同學、老師、親屬等),試著與孩子建立起關係,並從中了解孩子生活及孩子對家中的的感受與想法,透過另一人的介入,有時可以有效化解雙方間關係的僵局,也能穩定孩子行為與情緒。
lt;備註gt;:所謂的建立歸屬感,並非一定要讓孩子與自己很親近、無所不談,而是讓孩子知道當自己遇到困難,有那裡可以去、有誰可以找的安定感受。
4.認同感
青少年的叛逆階段其實是孩子在傳遞一個訊息「即便不靠父母我也可以做得很好」。所以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因為發展自己其他興趣、或自己與家人不同的價值觀而與父母起衝突。前幾個月與一個即將要升國二的孩子談話,內容是這樣的:
學生:老師你看,這是我畫的漫畫。
我:你畫的很棒唉!應該可以拿這個作品去參加比賽。
學生:不可能啦,我不可能會得獎,而且其實我沒有畫得很好,跟別人比起來還差很遠。
我:好像你對你自己很沒有自信,你有曾將畫拿給別人看過嗎?
學生:沒有,我只給你看,而且這畫絕對不能被我爸媽看到。
我:你很擔心被他們發現?
學生:他們覺得我畫畫是浪費時間,之前跟他們說我想要買一個繪圖板被唸了很久,還說浪費錢,所以我現在每天把我的零用錢存起來就為了買繪圖板。
父母可以這樣做:不要馬上否認與批評,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透過他人的認同來認同自己,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若我們對孩子的行為給的是「否認」與「批評」,會形成孩子對自己較沒信心與低自我價值,反觀在青少年身上,除了低自我價值外也會多了許多憤怒及「你越不要我做我就越要做」的這種反抗心態。建議父母面對這階段的孩子,請試著用另一個角度欣賞孩子的與眾不同、天分與創意。
 
附件: 連結http://https://goo.gl/Shn1fN
發佈者:本站 來源: 吳佳玟 日期:2019-02-14 14:32:00
 
 
上一則 回最前頁列表 下一則
 
     
 
Copyright c 2013 臺北市南港區成德國小.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版權
校園快優網‧『授權給:臺北市成德國小』